地域 | 湖北 | 城市 | 武汉 | 性质类别 | 理工类 | 主管部门 | 教育部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创办时间 | 1898 | 研究生院 | ---- | 民办/独立院校 | ---- | 保研率 | ---- |
双一流层次 | 双一流 | 双一流建设点 | 1 | 985 | ---- | 211 | √ |
111 | √ | 小211 | 1 | 硕士点 | 108 | 博士点 | 31 |
院校官网 | http://www.whut.edu.cn/index.html |
地域 | 湖北 | 城市 | 武汉 | 性质类别 | 理工类 | 主管部门 | 教育部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创办时间 | 1898 | 研究生院 | ---- | 民办/独立院校 | ---- | 保研率 | ---- |
双一流层次 | 双一流 | 双一流建设点 | 1 | 985 | ---- | 211 | √ |
111 | √ | 小211 | 1 | 硕士点 | 108 | 博士点 | 31 |
院校官网 | http://www.whut.edu.cn/index.html |
材料科学与工程 |
---|
材料科学与工程、材料学、材料加工工程、材料物理与化学、矿物加工工程、船舶与海洋工程、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、轮机工程、水声工程、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|
---|
结构工程、采矿工程、矿物加工工程、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、机械设计及理论、轮机工程、管理科学与工程、材料科学与工程、船舶与海洋工程、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、矿物加工工程、力学、机械工程、信息与通信工程、土木工程、矿业工程、交通运输工程、管理科学与工程、新闻传播学、产业经济学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、思想政治教育、艺术学、设计艺术学、动力机械及工程、计算机应用技术、应用化学、环境工程、技术经济及管理、固体力学、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、机械电子工程、车辆工程、通信与信息系统、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、岩土工程、结构工程 |
---|
动画、通信工程、材料科学与工程、车辆工程、矿物加工工程、工业设计、机械工程及自动化、轮机工程、船舶与海洋工程、国际经济与贸易、土木工程、物流工程、工程力学、物联网工程、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|
---|
船舶与海洋工程、轮机工程、机械工程及自动化、通信工程、工业设计、材料科学与工程、土木工程、矿物加工工程、工程力学、国际经济与贸易、交通运输、物流工程、矿物资源工程、测控技术与仪器、电子信息工程、工商管理 |
---|
学校位于武汉市,现有五个校区,占地面积4000余亩。 |
---|
设有25个学院(部),96个本科专业;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,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,一级学科硕士点45个,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2个,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39个 |
---|
在校本科生36000余人,博士、硕士生18000余人 ,留学生1700余人 |
---|
学校共有教职工5419人,其中专任教师3255人,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,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,欧洲科学院院士3人,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1人,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1人,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,面向全球聘任的战略科学家30人,国家“973计划”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,国家“万人计划”9人,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,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,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,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国家级人选11人,中宣部文化名家暨“四个一批”人才1人,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20人,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6人,湖北省“楚天学者”136人,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1人,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37人;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、湖北省教学团队9个。 |
---|
2000年由分属于教育部、交通部、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的武汉工业大学、武汉交通科技大学、武汉汽车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,属于强强合并。2022年2月,入选第二轮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。 |
---|
武汉市六大高校之一,工科特色鲜明,文科管理类居多,取分不高,线差30-40即可,理科专业类别多,跨度也大,线差从40-80之间,中分段考生大有用武之地。 |
---|
学校占地近4000亩,马房山校区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;余家头校区: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1178号;南湖校区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岭南路附近 |
---|
暂无 |
---|
硕士点 博士点 博士后流动站 国家重点学科 高校特色专业 国家基地班 |
|||
专业 | 排名/等级 | 开设时间 | 学科实力 |
---|